2月1日,記者從南寧市統計局獲悉,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5218.3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01.51億元,比上年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1182.81億元,比上年增長0.1%;第三產業增加值3434.03億元,比上年增長1.2%;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92.68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7.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38.93億元,增長7.9%;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下降17.8%;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增長1.7%;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上年下降0.2%?傮w來看,2022年全市經濟保持平穩恢復發展態勢。
近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明倫鎮吉祥村吉祥屯的群眾在當地一山腳下做農活的時候,發現一處疑似古羊角化石群,消息傳開后,頓時在當地炸開了鍋,周邊好奇的群眾紛紛前來觀看。
菜心花競相綻放,金色花海惹人醉。近日,位于南寧市武鳴區鑼圩鎮的廣西百岳程農業投資有限公司蔬菜基地的100多畝菜心花連片綻放,放眼望去,宛如金色花海美不勝收。
從賣艾草干貨到生產艾條到精油提煉再到艾草精油日化用品生產,如今港南區的艾草產業經過數年發展,真正體現出其渾身是寶的價值。
1月28日晚,桂林市興安縣溶江鎮銀礦山發生一起山火。截至2月1日6時許,明火已完全撲滅,正在清理火場,防止復燃,無人員傷亡報告。
2022年,港北區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搶抓用好新發展機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篤行實干,大力實施工業振興戰略,推動該區工業發展呈現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結構優化、質效提升的良好態勢。港北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6%;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技改投資總量排名全市第一,同比增長0.25%;共簽約引進工業項目54個,合同投資額196.34億元。
1月30日是農歷正月初九,一年一度苗族跳坡節初九坡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德峨鎮古老的坡場隆重開坡。身著節日盛裝的苗族群眾與各族同胞以及八方游客共5萬多人歡聚一堂,吹蘆笙、爬坡桿、載歌載舞,繪成一幅有聲有色的民族團結畫卷。
今年,賀州市以“開年游賀州”為活動主題,通過組織全市文旅企業策劃舉辦文旅系列活動,推出“減免景區門票”等惠民政策,豐富“親子游”“體驗游”,開展賀州“璀璨賀州·東融之夜”五大系列夜間經濟文化旅游主題活動,推出一系列“夜演”“夜游”“夜娛”“夜市”活動等一批新業態產品,拉動文旅市場消費。
人勤春來早,節后開工忙。隨著春節假期結束,南寧市武鳴區各企業迅速復工復產,工人陸續返崗,開足馬力趕制訂單。為促進各企業開好局、起好步,武鳴區各有關部門多措并舉,全力解決企業后顧之憂,為各企業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全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紅”。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即將到來之際,桂林市七星區各街道、社區陸續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 歡歡喜喜鬧元宵”系列活動。
此外,2月10日還將在德?h城關鎮德福社區一期舉行一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易地搬遷專場招聘會,德?h人社局將進一步通過開展“線上”招聘、“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破解企業“用工荒、招工難”問題,滿足企業對各類人才的需求及提升群眾就業滿意度。
2月2日,在桂林市七星區東江街道五通社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傳出了一陣陣詩詞朗誦的聲音。這里正在上演桂林社區版“元宵詩詞大會”,身穿漢服的老師正帶著孩子們齊聲朗誦著元宵節的詩詞佳句,并手把手地教孩子用毛筆寫下這些千古佳句。
春節期間,興安縣白石鄉高圩村村民無須遠行就能感受“家門口的年味兒”,一系列村民喜聞樂見的新春活動在村委文體活動中心進行,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傳統蘊含在富有時代新風的活動中,讓村民度過了一個文明、健康、和諧的幸福年。
1月31日,永?h開展“春風行動”送工活動,安排專車進行“點對點”輸送,組織動員勞動力400余人前往桂林經濟技術開發區蘇橋園區開展現場應聘,帶動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
近年來,荔浦市緊扣績效考核指標要求,充分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的作用,創新發展理念,全力支撐科技創新載體建設加速升級,助推了荔浦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2022年荔浦市順利通過國家首批創新型縣(市)驗收,荔浦市科學技術局榮獲“全國科技管理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春節假期剛過,靈川縣各工業企業吹響復工復產集結號,以拼搏趕超的闖勁、奮發有為的決心,開足馬力加快生產,搶進度、趕訂單,搶抓新春“開門紅”。
據悉,自2022年以來,宜州區各鄉鎮已實現“積分超市”全覆蓋,同時不斷完善積分兌換模式,除主要村鎮外,也在部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設立,激發了廣大村民積極參與鄉風文明建設和基層治理的活力,真正讓鄉村治理“有分值”,讓移風易俗“有價值”,讓村民積分“有增值”。
2月1日,大化瑤族自治縣在大化汽車站舉行勞動力赴粵務工“點對點”免費輸送歡儀式,把外出務工人員從家門送到廠門,打通就業出行“最后一公里”,提供優質的就業服務。
這樣的暖心幫扶,僅僅是港北區民政部門救助困群眾的一個縮影。2022年,該區通過數據賦能簡化救助流程、健全主動發現機制等多項舉措,做好遇困人員的救助工作,為遇困群眾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2022年度該區發放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殘疾人補貼等各項惠民資金達1.21億元,惠及群眾60.02萬人次,切實增進民生福祉。
下一步,柳州市將進一步抓好項目謀劃工作,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扶持產業發展,有效推進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