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自2022年以來,宜州區各鄉鎮已實現“積分超市”全覆蓋,同時不斷完善積分兌換模式,除主要村鎮外,也在部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設立,激發了廣大村民積極參與鄉風文明建設和基層治理的活力,真正讓鄉村治理“有分值”,讓移風易俗“有價值”,讓村民積分“有增值”。
2月1日,大化瑤族自治縣在大化汽車站舉行勞動力赴粵務工“點對點”免費輸送歡儀式,把外出務工人員從家門送到廠門,打通就業出行“最后一公里”,提供優質的就業服務。
”付瓊耀說,目前廣西自然博物館陳列有部分珊瑚化石,但面積并沒有村民發現的這塊珊瑚化石大。
近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明倫鎮吉祥村吉祥屯的群眾在當地一山腳下做農活的時候,發現一處疑似古羊角化石群,消息傳開后,頓時在當地炸開了鍋,周邊好奇的群眾紛紛前來觀看。
“咔嚓、咔嚓……”1月30日,筆者在廣西嘉聯絲綢股份有限公司繅絲車間看到,機器隆隆作響,各條生產線快速運轉,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專注工作。河池·宜州工業園區各企業紛紛鉚足干勁抓訂單、開足馬力忙生產,各生產車間一派繁忙景象,奮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紅”。
近一年來,大化瑤族自治縣大力開展干部隊伍作風大查擺大整治活動,通過科學謀劃,精準發力,依托線上線下、家校共創和內查外督等方式,打出了一套正風肅紀組合拳,對干部作風進行一次全方位、深層次的大整治、大洗禮,全力祛除“八弊”頑疾,達到提振精神、強化擔當、激發干勁的效果,在全縣上下掀起一股干事創業的熱潮。
春風十萬里,服務暖人心。春節假期剛過,為保障企業用工需求,幫助群眾穩定就業,連日來,河池市各縣(區)接連舉辦“2023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專場招聘會”,通過線上、線下同步發力,鉚足干勁促就業,將工作崗位“送上門”,讓有就業創業意愿的農村勞動者、各類就業困難人員和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單位實現“雙向選擇”。
據該區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統計,這個春節假期,宜州累計接待游客37.05萬人次,同比增長17.21%;實現旅游消費2.17億元,同比增長14.9%。
1月28日,大化瑤族自治縣首批481名農民工分別乘坐10輛“點到點”免費專車前往廣東省廣州、深圳、東莞、珠海等地市務工或返崗復工。
1月28日,河池市宜州區363名外出務工人員帶著對新一年的憧憬,乘坐首批“點對點”免費輸送大巴車,踏上赴粵務工之路。
春節期間,每天前往河池金城江機場登高觀光的游客絡繹不絕,成為節日里一道獨特的風景。游客在機場候機廳前廣場游覽。游客在紫云頂觀景臺休息和賞景。都安瑤族自治縣的譚福耀聽朋友說,機場周邊種有油菜花、格;,就帶著一家11口人趕來機場游玩!半m然沒有看到‘花!
1月25日,大年初四,大家都還沉浸在春節過年喜慶熱鬧的氛圍當中,然而一場與生命賽跑的緊急救援行動正在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上演。
鳳山:瑞兔迎新春,文化過大年1月14日晚,鳳山縣在縣文化廣場舉辦以“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為主題的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
春節假期出門旅游,是現在很多人的一種過年方式。筆者從河池銅鼓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中心獲悉,該市將在今年春節期間特別推出國家級銅鼓文化(河池)生態保護實驗區非遺傳承體驗之旅,以獨特的非遺,在祈愿風調雨順、慶祝五谷豐登的過程中,邀你領略地方民俗節慶魅力,體驗不一樣的“非遺”之旅,歡歡喜喜迎新春、過大年!
日前,大化縣委決定,追授唐文龍同志“自治縣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連日來,該縣人大常委會、農業農村局、融媒體中心等單位紛紛組織開展相關學習活動,持續掀起了學習唐文龍同志先進事跡的熱潮,大力弘揚時代楷模精神。
今年,該縣將把符合登記的“房地一體”不動產權證書,全部發放到村民手中,以切實維護和保障他們的合法財產權益。
大化瑤族自治縣優化統籌疫情防控和文旅產業發展,持續寫好大化全域旅游“后半篇文章”,加快推進文旅產業回暖復蘇。
2023年春節將至,河池市宜州區通過在城區的主要節點懸掛紅燈籠、布置亮化造型等方式,為廣大市民營造出一個喜迎新春、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近日,記者在大化瑤族自治縣共和鄉成鋒家庭農場臘肉生產加工廠看到,上千斤熏烤的臘肉整齊地掛在烤架上,車間里有30多名工人對出爐的臘肉進行分揀、打包、裝箱、搬運,忙得不亦樂乎。
改造提升后的路面。